去年10月25日,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按照惯例,中央要举办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
2月7日,这一专题研讨班如约而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01
为何这次集中讲“中国式现代化”?
中央在新年过后举办专题研讨班,一般以学习贯彻上一年度的代会或全会精神为主题。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第10次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主讲“新年第一课”。
5年前,总书记在学习贯彻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主要谈了三个“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
今年这次“开班第一课”,总书记重点谈“中国式现代化”。
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就是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此后,在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总书记针对全面贯彻的二十大精神,要求着重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牢牢掌握我国发展主动权。
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又重点指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阐述,要全面学习掌握,不能只及一点不及其余。
从的二十大后“不断讲”,到这次开班式上“集中讲”,一个重要目的,是推动全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之所以强调“正确理解”,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原本就是新重大成果。随着认识上不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之所以强调“正确理解”,是因为只有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大力推进这项事业。
02
这些重大问题,要正确把握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作了重点阐述。
这次“开班第一课”,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对于一些重大问题,既有一以贯之,又有新的阐述。
的领导
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九条本质要求”,其中第一条是坚持中国共产领导。报告提出了“五条重大原则”,其中第一条是坚持和加强的全面领导。
在这次开班式上,总书记指出,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终成败。他说,只有毫不动摇坚持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
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
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
在这次“开班第一课”上,总书记指出,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九条本质要求”,其中一条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这次开班式上,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
人类文明绝非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现代化道路,当然也不能定于一尊。
03
这些重大关系,要正确处理
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些重大问题,目的之一是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在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他重点谈到,要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
比如,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顶层设计需要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同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
比如,战略与策略。在去年的“开班第一课”上,总书记谈到要重视战略策略问题,强调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在这次开班式上,他指出,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也要“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
比如,守正与创新。总书记强调,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同时,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比如,效率与公平。总书记指出,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中国正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就鲜明体现了这一点。
比如,活力与秩序。总书记曾指出,“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这次他重点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
比如,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既要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也要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来源: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正在加载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