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提前存款的重要性,如今不仅是中老年人有钱就往银行送,年年轻人也开始渐渐养成存钱的习惯。根据央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11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已经同比增长11.6%,人民币存款余额总量达到了257.78万亿元。仅在11月份,人民币存款就增加了2.95万亿,这其中住户存款增加了2.25万亿。无论从哪一项数据上来看,老百姓的存款意识都在提升。
很显然过去一年里大家对于存钱这件事情都很重视,这也使得各家银行在吸储方面有了更多的思考。据悉,四大银行已经先行一步,推出了一种“新型存款”,从下个月起,储户们或许可以利用这种新的存款方式享受到更高的利率。
四大行推出“新型存款”,利率居然高达3.5%?
之前有消息称,四大行已经打算在下个月同步推出“新型存款”,这种新型存款是针对一些有养老补充需求的客户推出的。众所周知,当前有不少人都有社保,为的就是老年的时候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养老收入,然而不少人认为单纯靠社会性养老,很难维持其心目中预期的养老水平,因此就需要增加一份养老补充。
四大行此次推出的“新型存款”恰恰就是高利率的养老存款。据悉这份养老存款,高利率可以达到3.5%,远远高于当前的其他定期存款。这也成为很多人期待着这份养老存款到来的重要原因。
要知道当前我国为了能够刺激居民消费,银行在存款利率方面已经有所下调,即便是大额存单产品也很难达到3.5%的存款利率,更不用说普通的定存产品了。
那么银行方面为什么要推出利率如此之高的养老储蓄产品呢?难道说不怕因此而“亏钱”?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已经针对我国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措施进行了更新,这也就要求我国金融机构能够匹配地推出相关的养老储蓄。另外养老储蓄一般时间周期都比较长,银行方面可以更为稳定地利用这笔储蓄资金来进行投资,这也就增加了银行方面获得稳定收益的概率,不存在亏钱的说法。
普通定存与养老储蓄之间的区别,有必要了解
首先,普通定存和养老储蓄之间的区别自然是在利率上的区别,从2022年各大银行定存利率中不难看出,普通定存利率高也不过2.75%,仅有少部分地方性银行给出的利率较高。但自从河南村镇银行事件之后,人们对于地方性银行的信赖度有所下降,即便是这些银行给出的利率较高,多数人也不愿意把钱存入这类银行。
而四大行推出的养老储蓄产品能够将利率稳定在3.5%,这显然既具备了资金安全性又满足了高利率需求。
其次,存款期限有所不同,普通的定存产品长存款周期为5年;而养老储蓄型产品的起存期限就已经是5年了,长期限则可以达到20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使用需求选择具体的存款年限,以此来满足养老需求,对抗通货膨胀。这里值得关注的是,无论人们选择的是5年起存,还是一次性存20年,能够得到的存款利率都是3.5%,这就在储蓄利益上给予了充分的维护。
第三,存款提取方式有所不同,普通定存产品存款合约到期之后,是可以将钱全部一次性提出的,若是有紧急用钱的情况也可以提前结束合约,只是可能会在利息上有所损失;养老储蓄型产品,提取的方式略有不同,可以在合约到期之后提取,也可以选择在退休之后提取。
还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养老储蓄产品属于是长期性投资,这笔资金相当于是为未来做准备,因此需要有一个投资稳定性,如果本身有急需用钱的情况,那么在此类存款上就需要量力而行,否则只会给当下的生活添负担。
同时当前的养老储蓄型产品,并非是在全国各地都能够购买得到,当前只在部分城市开展试点,如成都、合肥、青岛、西安、广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正在加载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