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继续飞翔,且越飞越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上周六发布的物价数据,10 月猪肉比去年同期上涨 101.3%,继续创历史新高。受高猪价推动,10 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 3.8%,为 2012 年 2 月以来新高。
无论是猪价涨幅还是整体物价指数涨幅,都超过多数投资机构的预期。统计局高级统计师沈赟解释,猪肉价格影响 CPI 上涨约 2.43 个百分点,占 CPI 同比总涨幅近三分之二。
换个角度,按照恒大经济学家任泽平的理解,去掉猪肉就是通缩。
对于之后物价指数的走势,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灏撰文说,中国生猪存栏量的变化往往领先猪价上涨约 6 个月,按照目前养殖场对生猪补栏的进度,猪价和随之而来的国内通胀压力可能持续飙升到春节过后。
官方口径下的国内生猪存栏量 10 月份同比降 41.1%(前值 -38.7%),全国 22 个省市平均猪肉价格 10 月飙升到 50.2 元/公斤。更高频的周间数据则显示 22 省平均猪肉价 11 月 8 日涨到 54.3 元/公斤。
除了猪价飞涨,10 月其他肉类和鸡蛋价格也在涨,牛肉、羊肉、鸡肉、鸡蛋价格涨幅在 12.3%-21.4% 之间,共影响 CPI 上涨约 0.41 个百分点。而曾在夏季暴涨的鲜蔬、瓜果价格 10 月略降 1.7% 至 5.7%,弱于预期。
其他大类物价方面,租房价格同比小降 0.1%,交通、教育、医疗、其他服务也延续 8 月以来的小幅增长,整体价格比较稳定,非食品 CPI 10 月上涨 0.9%。
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限制央行宏观调控的政策。洪灏说,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一直出人意料地保持中性审慎。CPI 涨幅突破 3% 以来,中国央行没有全面降准、降息,而是通过定向降准的方式由商业银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11 月 7 日,央行宣布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下调 0.05 个百分点,被市场解读为是超预期操作,且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即在表观数字通胀压力可能持续的情况下,央行仍降低部分贷款利率而不是提高,可能表示未来经济增长存在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正在加载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