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2不要内卷,要外卷。
每一年我都会确定一个年度关键词,2022年我想了很久,这个词应该是外卷。
回顾2021年啊,一方面教培、地产、互联网发生了地震式的影响;另一方面,碳中和、元宇宙、新消费、跨境电商又在蓬勃发展。
2022年经济增长,依然平稳放缓;2022年我们要学会和适应外界。
改革开放40年,我们的GDP平均增速是9.5%,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也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
在这个好时代,我们总体感觉有很多机会。赚钱没那么难,增量时代遍地黄金。这时候如果有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你也不会理会他。没空,别耽误我捡钱。
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转向国外,转向其它发达国家,他们的经济增速呢?
美国2%~3%左右,德国是1%左右,日本几乎为0。
你会发现啊它们的增速很小,甚至没有。也就是说,它们进入了存量时代。
存量时代就是地上几乎没有金子了,这时候如果有人踩了你一脚,你会打死他。不但打死他,还要把他口袋里的金子都抢过来,否则我根本就活不好。
我曾经提过经济增速放缓,本质上是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的切换。
2022年的经济增速,我看见一些预测,普遍预测在4~5%之间,比较乐观的估计也是在5.5%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的GDP增速不断放缓。这种放缓会让我们不适应,你现在只顾自己往前奔跑可能不行了,还要想办法比别人跑得快。
你抬头看看前后左右,现在可能都是竞争对手。而竞争对手越来越多时,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卷起来了。只不过有的时候是内卷,有的时候是外卷。
吴军老师讲过一个故事,日本的汽车啊下线之前会经过几十米长的日光灯带,通过照射和反射寻找那些肉眼无法发现的细小的缺陷。
一旦有回头重来,但是你能感觉到这样其实意义不是很大,因为一旦上了路,这辆车立刻会被路上飞溅的小石子啊砸出凹痕。
这就是一种内卷,竞争虽然不可避免,但我们能做的是让消费者体验提升的外卷。
什么是对消费者有意义的外卷呢?我们讲两个故事吧。
前段时间,我认识一个餐饮企业的创业者,餐饮啊作为万业之主,可能存在上千上万年的时间,我一直在想能做的是不是都做了呢?
直到和他聊完,我还是吃了一惊。原来真的能做到这种程度。
他说餐厅会记录每一个进店的客人。什么时候来,点了什么菜等等等等。你可能会觉得不稀奇啊,不也挺正常的吗?
但他说,他们记录的纸啊,从桌上摞起来比一个人还要高,甚至这个客人每一次来吃饭带着是不是同一个女性呢?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样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说也清清楚楚。
在场的人都张大了嘴巴。
为了伺候好消费者,服务好用户,真得要用这种变态的服务。
曾经台湾首富王永庆,早是靠卖大米为生的,他的卖法又尤其与众不同。
他怎么做呢?
每次送米上门,王永庆都会把米扛到楼上,然后把陈米倒出来,细心擦洗了个米缸,再把新米倒进去,把陈米放上面。他为消费者考虑得非常周到。
不仅如此,他用新的小本子记下来米缸的大小,家里几口人每天用米要多少?预计多久要送一次?每次送多少?
同时他还会了解客户发工资的日子,然后等客户米快吃完的时候,王永庆就扛着大米送上去了,然后在顾客发工资之后的一两天再去讨米钱。
叹为观止。
所以永远没有一句话叫我做的足够好了。
光是靠喊是没用的,身体要趴在地上,眼睛要盯着消费者,想想能为他们多做一点什么。做得好一点,再好一点,这是外卷。
我想说我们不能假装竞争不存在,也没有办法避免竞争。但是我们要在竞争中 创造竞争力,给消费者带去更好的体验,这是外卷。
2022年,世界仍然存在。
高度的不确定性,疫情、国际关系、政策走向、竞争环境都不确定,但是越是在不确定的时候,我就想说我们只能抓住不变的东西。
当我们犹豫不定时,就想想用户还需要什么。
我想这是一个永远正确的答案,也是外卷唯一正确的姿势。
只有这样,外卷才能变成外拓。
文章转载刘润公众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正在加载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