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9.0级特大地震,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灾难性核泄漏,严重程度和“切尔诺贝利”是同一级别。经10年积累,核污染水量已达至少125万吨。若排放,57天可废掉半个太平洋,10年就蔓延全球海域……

日本政府于4月13日上午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核废水排放入海。这一决定,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一片哗然。
在社交媒体上,日本网友连日来自发刷起“反对核废水排放入海”的标签,已有万名网友参与,表示“不能让核废水流向大海”。在国内也引起了众多网友讨论,日本福岛核污水只能排入海洋吗?事故处理后的废水跟核电厂正常运行排放废水有何不同?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处理方式?针对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专家作出了回应。
自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已有许多10年,但其核污水处理问题尚未解决。
当时,由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辐射泄漏,四个核反应堆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防止堆芯被破坏,核电站引入海水冷却反应堆,因此继续产生核辐射污水。
核废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同位素,事故发生后,某些寿命短的原子同位素可能会在10年中消失,但某些原子同位素的衰变过程需要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居民反对将福岛核废水排入大海的计划,业界担心它将影响全球海洋生态和环境安全。
与核共存十年
废水处理不只排海一种形式
这场“核”水之患,始于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9.0级特大地震,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灾难性核泄漏,严重程度和“切尔诺贝利”是同一级别。
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突然发生了爆炸,核电站的机组核反应堆堆芯积累的部分强辐射物质泄露,这就是切尔诺贝利事件。当时的乌克兰是苏联的加盟国,所以事件发生后,苏联中央紧急开会,快速救援切尔诺贝利地区。
5月底,切尔诺贝利的形势大体稳定。之后,苏联政府为了防止4号机组继续泄露,苏联用混凝土修筑了一个复杂的大型建筑物,将4号机组全部埋藏其中,该建筑被称为“石棺”,苏联计划将4号反应堆及其废料融化,但其时间极度漫长。
经10年积累,日本核污染水量已达至少125万吨。若排放,57天可废掉半个太平洋,10年就蔓延全球海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正在加载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