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这装甲车都是经过严格的优化还有钢铁制作的,而且做一架这东西,可能就是要花很多时间,还有很多的知识,军事就是如此的混杂,都是科技化。
在前些时间的装甲日活动中,兵工集团(CNGC)对外展示了一款由59式中型坦克车体改装而来的重型步兵战车。在中国三代坦克定型之前, 中国的主战坦克总共有两个基型底盘,一个是59式,基本上是原苏联的T-54A,属于世界上的一代坦克。第二个是自己研制的功能扩大性能提高的69式坦克,也还是一代水平,但没有大量生产装备部队。 59式坦克改进成为重型步战的可行性,并不是它的性能多先进,而是它在中国坦克工业中的地位,而这辆车的大亮点,并不是性能有多先进,也不是有什么科幻的黑科技,而是对于兵器工业来讲,几十年积累的丰富生产经验将结合一系列新技术的运用,让59式坦克重新焕发活力。
当缴获来的T-62坦克完成巡回展出后,立即进入到逆向工程阶段。工程师们通过观察认为,T-62坦克底盘钢板的焊接是直接拼接而成的,过去按照T-54A图纸生产的59式坦克,底盘钢板之间是榫铆结构,生产工艺复杂、耗时较长。所以科研所出了一套拼接焊接的图纸下到车间。结果按照这一轮的测绘图纸,试制出的第一辆车在跑车回来以后,底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和散架的情况。直到将这辆珍贵的T-62坦克解剖后才发现,原来T-62坦克并不是没有榫铆,而是由当年的明榫变成了暗榫。虽然在了解了其中的奥秘以后,59式坦克并没有急于改变,而是继续沿用T-54A的焊接结构设计。这使得59式坦克对工装要求相对简单,生产比较简便,而且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工厂已经对这套生产工艺驾轻就熟,这样的底盘质量优于设计新颖但缺乏熟练程度的新产品,为今天成为既有坦克、又有装甲车的车族化底盘,奠定了生产成本较低、经济性较好的先天优势。
再次说明了坦克在每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强大和发展的,头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正在加载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