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晚(8月2日),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就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港股通投资标的的条件公开征求意见,如果通过,届时 A 股股民可以借道沪、深港通(合称港股通),在内地用人民币买卖小米、美团等双重股权的港股公司。
港交所在去年允许双重股权上市,美团、小米上市之后市值超过千亿。但是沪、深证券交易所以保护投资人利益为由,暂缓这类公司纳入港股通的时间。而常规情况下,12 个月平均流通市值高于 50 亿港元的恒生综指中的普通股票其实就可以在内地交易了。
去年 12 月,上海、深圳和香港交易所表示,它们已就将双重股权公司纳入港股通的“具体安排”达成一致,但缺乏更多细节只表示新规定“预计于 2019 年年中开始实施”。
今年 2 月,港交所总裁李小加于记者会上透露,双重股权公司(小米、美团)有望给纳入港股通。之后又经过半年协商,三地证券交易所拿出了方案。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说法,内地选入港股的要求包括:
在港交所上市满 6 个月及其后 20 个港股交易日;
考察日前 183 日(含考察日当日)中的港股交易日的日均市值不低于 200 亿港元;
考察日前 183 日(含考察日当日)港股总成交额不低于 60 亿港元;
没有违反港交所对双重股权信息披露的要求。
目前港股通大约占港交所整体成交额的 5%。这种变化可能会提振港交易所相关标的的交投热情。年初以来,香港恒生指数累计涨幅只有约 5%,而一向领跌全球的 A 股今年倒涨了 13%。年初至五月,港交所当周成交额虽有波动,但基本能达到三千至四千亿港元。六月之后,香港商业环境重创,投资信心受到打击,单周成交额降至两千亿港元的水平。从股票涨跌的结果看,买的人比卖的人多,就会涨。内资的介入或许能为港股市场提供一定的流动性,从而对港股通股价有一定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正在加载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