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轨卫星超200颗,“北斗”车载终端持有量超过400万套。此外,4月24日是我国第三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共筑航天新时代”,主场活动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
4月1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李国平在北京说,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五号按计划稳步推进,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高分五号、六号研制顺利,将于年内实施发射。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当天下午举行2018年“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李国平介绍中国航天近一年来的重要进展时作上述表示。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当天下午举行2018年“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李国平介绍中国航天近一年来的重要进展时作上述表示。
他说,从2017年4月24日的“中国航天日”以来,中国航天实现宇航发射25次,将53颗卫星送入太空,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在科技创新方面,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五号按计划稳步推进,嫦娥四号任务如期转入正样研制阶段,即将在今年实施嫦娥四号中继卫星和探测器发射,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巡视探测。
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国际首颗大气和陆地综合高光谱观测卫星高分五号、中国国内首颗设置红边谱段的多光谱遥感卫星高分六号研制顺利,将于年内实施发射。同时,中国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23颗卫星立项实施。
在航天产业发展方面,中国目前在轨卫星超过200颗,空间信息正加快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技术融合,卫星应用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20%,已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李国平指出,中国一贯坚持和平利用太空,共享航天成果,一年来,航天国际合作也取得一批新成果,其中包括:嫦娥四号任务已确定搭载荷兰、德国等4台国外科学载荷;中法海洋卫星研制进展顺利,将于今年下半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中法天文卫星已进入工程实施阶段;中巴地球资源04A星研制工作进展顺利;由中国倡议推动的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已完成合作方案的设计和合作协定的编制。
李国平表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全面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第一步,2020年左右实现重点突破,加速迈向航天强国;第二步,2030年左右实现整体跃升,跻身航天强国之列;第三步,2050年之前实现超越,全面建成航天强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正在加载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