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资讯 > 正文

全面放开15天,全国感染规模有多大?京蜀已超50%,津冀将迎高峰

评论:0 浏览:145 发表于:2022-12-23

  12月7日,是疫情防控优化调整非常重要的日子。“新十条”标志性的变化,就是将之前已经在部分地区事实执行的“允许阳性感染者居家”推广到全国。

  这就意味着历时近三年严防严控的疫情管控时代突然结束了,新冠病毒事实上开始回归了“乙类乙管”的新阶段。至今已有15天,刚好是半个月。

  但以奥密克戎(本文简称O株)超强的传染力,以及能够通过高层建筑下水道传播的特性,这也意味着新冠病毒将迅速传播开来。

  在防控放松前,北京的新冠感染传播态势已经类似3月底的上海,广州海珠区的感染没有结束,重庆、河南郑州、河北石家庄、保定的感染仍在扩大,新疆等地的疫情未能清零,内蒙、山西、湖北武汉等地也有传播。

  因此,病毒必然首先在这些地区快速传播开来。很多人都先后感染。经历了一个类似于流感的痛苦过程,然后痊愈了。

  但究竟感染的规模是多大?现在,行程码已经取消,绝大部分地区和公共交通出行已经不需要查验核酸。

  绝大部分感染者自行在家等病愈即可,因此确切数据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可以根据各种抽样调查结果进行估算。

  我们综合估算的结果是全国估算日新增感染比例约2.5%,换算到全国14亿人口,就是每天3500~4000万人。

  12月份以来,人群累计感染率已经超过17%。但全国各地区的疫情流行存在较大的差异。疫情高发地区,以放开前的已有传播为中心扩散开来。

  北京可能是境内第一个人群已感染率超过50%的大城市,大约在12月18日便达到这个水平。目前已度过疫情高峰期,近日新增感染呈下降态势,城市运作逐步恢复。

  天津、河北全省目前正处于流行的高峰期,预计未来2~3日可能达到疫情高峰,之后回落。

  在京津冀之外,感染率较高的省份有四川、湖北、河南。四川可能是第一个人群已感染率超过50%的省份,河北、河南,湖北、湖南以及安徽、甘肃的已感染率也较高,超过了20%。

  重庆疫情集中在主城区,预计全市在一周左右将进入疫情高峰期。

  京津冀、成渝地区、“两河两湖”地区的疫情发展相对很快。之前并未有新冠社会面感染的山东、长三角地区的感染规模则相对滞后,但近期随着人口流动,也在快速扩散与上升。

  只有距离之前感染较远的省份,如海南、福建、宁夏等,感染规模还尚小,但感染高峰期终将会很快到来。

  总体上,近期全国疫情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单日新增感染速度不断加快。主要流行的病毒株是BA.5.2和BF.7。

  其中,北京、黑龙江、贵州和新疆四个省份以BF.7(BA.5.2.1.7的简称,是在BA.5.2基础上的突变株)占比高,其他省份均以BA.5.2为主。总体来看,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

  从12月1日至20日,全国估算累计感染人数2.5亿。人群累计感染率达到17.5%。预计未来两个月内(到明年农历正月十五)O株病毒将先后扩散感染全国60%左右的人口。

  疫情的广泛传播,也波及到了老年人、慢性基础病患者等脆弱人群,近日因新冠叠加基础病去世的人数增多。这本来就在预期之中。

  在中国放开之前,O株及其各种变种,已经扫遍全球。同样实施过近两年严格“动态清零”政策的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去年下半年放开之后,都会出现第一波感染高潮。

  根据这些国家的监测,每100万人口每日新增新冠逝世约3人。第一波疫情持续约2个月,相当于每百万人关联去世约100人,逝世率约万分之一。

  疫情也不会消失。进入冬季,出现更强传染力的新毒株,还会有第二波。但绝大部分国家的疫情波峰都是越来越轻的,一波比一波轻。

  因为新冠引发基础病,还会继续有一部分抵抗力弱的脆弱人群不幸去世,但人们总的来看越来越不在乎疫情,生活也会恢复到“新常态”。

  说实话,这次放开比较突然,不少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假如在医务人员乃至全民应急接种第四针之后再放开,趁着抵抗力还在,感染情况应该会小不少。

  不过实践下来,情况还是比预想的要好。以先遭受感染冲击、来不及准备的北京为例,急诊、发热门诊、救护车需求量猛增3~5倍,一大批医护人员也因为感染而临时减员。

  但是通过齐心努力,医院及医疗体系没有被冲垮;快递小哥等普遍感染,快递等服务向曾经暂停,但社会秩序没受到太大影响。

  目前北京已经开始逐步复苏,其他城市在享有预警和应对时间的前提下,应也可以平稳过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关注“258企业服务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每日获取最新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关于258 商务合作 服务条款 法律申明 隐私保护 意见反馈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2015 258weishi.com ALL Right Reserved

258集团 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04310号-128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