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传简历找工作的时候,很多求职者不会想到,自己的简历信息很容易就被卖了。
近年来,警方破获多起诈骗案件,不法分子根据个人简历信息实施精准诈骗,而信息泄露的源头可能与各大招聘平台有关。在央视315晚会上,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和猎聘网等招聘平台被曝存在漏洞,个人简历的姓名、性别、年龄、照片、联系方式等信息都会被泄露。
据晚会披露,在名叫“58智联粉”的QQ群里,只要支付7元钱,便买到了一份智联招聘上求职者简历,可以浏览完整的简历信息。
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在智联招聘上,企业账户只要交钱办理会员,就可以不受数量限制下载包含姓名、电话及邮箱地址等关键信息的完整简历。甚至在企业账户的注册上,伪造的资质申请也可以通过。而前程无忧和猎聘网有类似问题,企业账户只需支付费用,便可以下载到求职者的完整简历,对企业账户同样存在管理漏洞。
据警方调查,犯罪分子一方面通过企业账户获取简历,另一方面通过QQ群,批量购买简历。在一起案件中,嫌疑人的一块硬盘里,存储的公民简历数量有700多万条。
实际上,招聘平台的隐私安全问题由来已久。在2020年11月的新京报报道中,一位贩卖简历者声称手握十万条个人简历,这些数据只需要40元。其简历信息分别被储存在按照时间日期命名的文件夹内,信息均带有智联招聘或前程无忧的logo。
2019年,北京市朝阳法院还曾审理一起“智联招聘”员工参与的倒卖公民个人信息案,信息泄露过程同央视曝光一致:
无业人员郑某为了获得公民简历信息,伪造假的企业营业执照并提供给智联招聘工作人员卢某和王某,而后获得企业会员账号,再获取大量公民简历,然后进行贩卖。案件涉及公民个人信息达16万余份,郑某因此获得盈利约150万元。
当时智联招聘发布声明,表示对员工触犯法律“非常痛心”,“将在管理上和信息安全技术上持续加强”。现在看,智联招聘并没有履行好曾经的承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正在加载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