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资讯 > 正文

全球首列中国智轨列车在湖南运行

评论:0 浏览:769 发表于:2017-10-26

长31.64米、宽2.65米、可载300多人的“小火车”沿着画在地上的“轨道”,规矩地行驶。23日下午,在湖南株洲市区的神农大道上,我国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示范线一期工程完成基本建设,启动线路匹配测试和试乘。这标志着首列采用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的“智轨”列车实现上路运行。

ChMkJlnwIsmIAtHVAACWqeI_IYoAAhiCAIe0oYAAJbB844.jpg

10月23日,在有着“中国电力机车之都”美誉的湖南株洲市中心,由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列智轨列车正式上路运行,奔驰在3公里长的体验线上,令前来尝鲜的海内外专家惊叹不已。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全新交通产品,会给将来的出行带来怎样的改变?中新社记者随研发专家首发试乘,一探究竟。

位于株洲神农大道的智轨体验线车道宽3.75米,布局在城市主干道中央绿化带两侧。站点设置并无特别。列车车厢内装饰与火车相似,电子显示屏及时提示到站位置。坐在高时速可达70公里、平稳行驶的列车内,小汽车、行人和街景从车窗外缓缓掠过。

列车始终是循着地面上画的白色虚拟轨道线行驶的。而这正是由中车株洲所研发的“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智轨之名也由此而来。

“以车载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通过中央控制单元的指令,调整列车牵引、制动、转向的准确性,精准控制列车行驶在既定虚拟轨迹上。”中车株洲所总工程师冯江华向记者进一步解析。

从2010年提出概念方案,到2011年构建仿真平台,继而搭建实验系统、研制实验列车,“八年磨一剑”的智轨列车不仅颠覆了传统轨道的概念,整个车辆系统还具备主动防护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绿色。

“道路承载了我们,也束缚了我们。”冯江华说,车辆的保有量迅速增加,而城市道路资源只能有限发展。在有型的轨道建设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灵活性差的背景下,亟需一种全新的中运量轨道交通制式。

通过融合创新,将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大运量、准时等优点,结合公交汽车线路灵活、成本低的优势,智轨列车和快运系统应运而生。

智轨列车装载新能源动力,具有零排放、无污染的特性,充电十分钟即可续航25公里。采用高铁柔性编组的模式,列车能根据客流变化调节运力,实行3至5节编组,大可容纳300至500人同时乘坐。

一次充电10分钟

可满载行驶25公里

与现代有轨电车相比,智轨列车设计高时速同样为70公里,但因为不依赖钢轨行驶,一条运行线的建设周期仅需1年,能快速投入使用,且建设成本大大低于传统有轨电车。整体线路的投资约为有轨电车的1/5。

此外,智轨列车装配新能源动力,具有零排放、无污染的特性,整车采用储能电池充电,首末站充电,单次充电10分钟,可满载行驶25公里。据悉,首批服务于体验线的“智轨”列车共有3列,预计明年正式上线运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关注“258企业服务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每日获取最新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关于258 商务合作 服务条款 法律申明 隐私保护 意见反馈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2015 258weishi.com ALL Right Reserved

258集团 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04310号-128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007号